很抱歉!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,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,請您務必更新並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
很抱歉!目前您的瀏覽器尺寸無法正常顯示,感謝您的配合。

資料載入中...

如何讓愛無礙?納智捷黃延鐘:我們只是把「愛與關懷」加進休旅車設計而已

文/鄧文華 龍吟研論行銷顧問

關於長者「行」的需求,最經典的例子是雨傘。許多長者儘管需要拐杖,卻不會把錢花在拐杖上,而是去買把好一點的雨傘,用傘當拐杖,不只遮陽擋雨,還不會被別人貼標籤認為我是走不動的老人家。

 

在專業上,為長者或身心障礙者這類「極端用戶」(extreme user)設計,必須比為一般人設計注意更多細節,特別是心理方面的,裕隆集團資深專案經理黃延鐘指出,「有些需求你以為問到了,實際不是他真正要的。」

 

他以納智捷 V7 為例,起初為了方便坐輪椅者也能跟家人出遊,參考了日本福祉車,將休旅車頂加高,是滿足了乘坐的舒適性沒錯,外觀卻怎麼看都像復康巴士或甚至救護車,他們再反覆琢磨罕見疾病基金會的受測者所說「我也許離不開輪椅,但仍希望與家人一同出遊」、「希望有一天可以不用再為了單純出去玩,要花一個禮拜等待」這種「想和大家一樣隨時都能出去玩」的感覺,最後將加高車頂做成露營者俗稱「漢堡」的頂上廂,外觀就是一台酷炫休旅車,一點沒有福祉味。

 v7

(圖片來源:納智捷 V7 官網

 

 

外觀搞定,還有內在。首先是怎麼上下車。

 

一般分兩種:升降式和斜坡式。納智捷 V7 考量整體機構設計,採取斜坡式;為了顧及速度與安全性,坡度必須控制在 12~13 度左右,以電動推送,連帶必須重新設計後保桿、車內底板。黃延鐘說,剛開始推廣的時候,有計程車司機很急,常問能不能快一點,速度快慢技術上都做得到,但使用者心理會怕,推送速度是經過驗證,以使用者安心為前提來設定的。

 

進到車裡,有些同類型車子就讓坐輪椅者在最後面,其他人在前面,相對來說,坐輪椅者容易被忽略而感到孤單。為此,納智捷設計了輪椅可往前推進到第二排,與主要照護者「並肩同遊」的座位模式,同時上有天窗、下有調校過的懸吊系統,每個設計的目的,都是為了「讓他們重回生活」。

%e7%ac%91 

(圖片來源:納智捷 V7 官網

 

內行看門道,外行看熱鬧。車子方方面面都這麼客製,貼心固然貼心,然而汽車設計成本極高,外人看來移動個幾公分,背後成本可能動輒上億,我們好奇台灣汽車市場夠支撐嗎?

 

黃延鐘以他打從飛羚 102 時代(1989 年上市)就參與國產車設計的經驗說,裕隆集團在 2013 年因為立委楊玉欣協助,開始針對高齡社會著手進行調查研究,設計身障者、高齡者都能用的車子,除了放眼兩岸高齡社會需求外,最主要還是嚴凱泰董事長的夢想,希望「為中華民國裝上自己的輪子。」說到底,是使命感在驅動。因為老闆有使命感,他們在過程中也覺得對社會有貢獻,同仁們都說自己做的事「超有意義的」。

 

回到經濟面,他提到台灣車市規模有限,單獨開發福祉車成本過高,所以設計時也考量了家人常態使用的便利性,也就是說在符合福祉車法規,安全照護的另一面,斜坡板在不用的時候可以收摺,與一般休旅車無異,有大空間可做多種運用,適合日常家用,因此文宣訴求打的是「多用途高頂休旅車」,擴大市場接觸面,有利降低一點售價,讓更多人能夠擁有。

 

「與其說 V7 是一台福祉車,不如說它是一台休旅車,剛好具有福祉功能而已。」黃延鐘為去標籤化的設計精神,下了畫龍點睛註解。

%e8%bb%8a%e8%bb%8a

▲黃延鐘與 Luxgen V7 原型車模型

回列表